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党建扶贫 > 正文
    购物车
    0

    2277个贫困村创建示范村,实现“后队”变“前队”

    信息发布者:gdzjsxbp_m8hhs6wdfni
    2022-06-04 18:40:00    来源:广东乡村振兴微信公众号   转载

    为切实改善贫困村生产生活生态条件,促进农民脱贫奔康致富,2017年广东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2277个省定贫困村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的实施方案》,全面启动2277个省定贫困村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工程。数年来,广东通过超前定位、高位推动、压实责任,推动全省省定贫困村实现了“后队”变“前队”的华丽蝶变,人均收入从2018年前的4000元以下提高到2020年18000元以上,新华社把我省的经验作为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有效衔接重大典型案例在全国范围宣传报道。


    mmexport1654338963930.jpg

    河源市龙川县鹤市镇莲坑村从省定贫困村蝶变为新农村示范村。


    (一)高位推动,压实责任。一是建立省级指导、地市统筹、县为主体、乡镇实施、村级创建的分级负责机制。省成立领导小组,省领导分片联系指导贫困村所在的14个地级市。省政府与贫困村所在地级以上市政府签订新农村示范村创建责任书,明确目标任务和责任要求。各市、县、镇参照省做法,成立领导小组,由党委主要负责同志担任组长,层层签订责任书,把新农村建设的责任传导到乡镇(街道)、村基层。二是出台考核方案,明确考核时间、考核内容等,考核结果纳入扶贫开发及干部考核,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衡量标准,作为下级党委主要负责人向上级党委汇报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作为拨付该项工作以奖代补资金的重要依据。


    mmexport1654338967931.jpg

    潮州市潮安区凤凰镇叫水坑村通过建设“四好农村路”,突破交通不便的发展瓶颈,大力发展茶旅产业,实现了从贫困山村到新农村示范村的华丽转变。


    (二)因地制宜,规划引领。从实际出发编制示范村整治创建规划,纳入村规民约。注重保持自然生态环境、乡土气息、田园风光、优秀传统文化,不搞“面子工程”,不搞一刀切,防止千村一面。突出重点、分步推进。集中力量,优先解决群众反映最普遍、最迫切的道路、饮水、垃圾和污水处理等问题,依据村庄资源条件,区分轻重缓急、量力而行,分阶段分步骤创建提升。立足村庄实际,分类施策,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典型示范,以点带面。


    mmexport1654338971405.jpg

    肇庆市德庆县武垄镇双象村从省定贫困村蝶变为新农村示范村。


    (三)整合资源,多方投入。实行省补一点,市、县(市、区)出一点,帮扶市、帮扶单位支持一点,社会、村集体及群众筹措一点的办法,健全多元化投入机制。政府重点投入村庄道路、集中供水、垃圾和污水处理等村内公益性设施建设。创建工作以来,省级财政平均每村投入1500万元,累计投入341.55亿元。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包括“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村内小型公益性项目,由群众投工投劳和社会帮助解决。鼓励工商企业、先富群体、外出乡贤支持参与新农村建设。引导广东扶贫济困日、国家扶贫日等活动筹集资金优先支持省定贫困村新农村建设。


    mmexport1654338976535.jpg

    村民踊跃捐资,积极参与省定贫困村创建新农村工作。


    (四)农民主体,共建共享。尊重农民意愿,保护农民权益,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实现共谋共建共管共享。在村“两委”领导下,充分发挥村民理事会、外出乡贤及其他社会力量作用,开展村庄环境整治、公益事业建设和日常维护管理。鼓励群众民主协商,倡导村内环境整治和村庄公益建设,该由农民自行负担的拆旧、青苗、误工等费用由农民自行筹资解决。实行新农村建设申报制度,规定由政府补助的项目,由村委会或村民理事会(村民小组、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村委会依规向乡镇(街道)、县(市、区)申报,做到先申报后补助、不申报不补助。(完)

    来源:广东乡村振兴微信公众号,点击“阅读原文”查看详细内容。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